序号 | 科学部编号 | 项目名称 | 中方申请人 | 中方单位 | 以方申请人 | 以方单位 |
1 | 3201101001 | 共生菌Rickettsia促进烟粉虱MED隐种在中国和以色列扩散和危害的研究 | 栾军波 | 沈阳农业大学 | Murad Ghanim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2 | 3201101002 | 结合高时空分辨率微型化双光子显微成像和光遗传学研究肌动蛋白调控蛋白影响记忆形成和维持的细胞分子机制 | 陈良怡 | 北京大学 | Raphael Lamprecht | University of Haifa |
3 | 3201101003 | 海洋微生物的三角关系:解码原绿球藻、异养细菌以及噬菌体的相互作用 | 曾庆璐 |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Daniel Sher | University of Haifa |
4 | 3201101004 | 垂直进化基因组变异参与节肢动物及鼠源巴尔通体宿主适应性机制研究 | 袁聪俐 | 上海交通大学 | Shimon Harrus | Hebrew University |
5 | 3201101006 | 广盐性海洋鱼类低盐适应性状的遗传基础与调控机制研究 | 徐鹏 | 厦门大学 | Lior David | Hebrew University |
6 | 3201101007 | 应激诱导的TDP-43核体以及RNAs调控其组装和功能的机制研究 | 方燕姗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Yaron Shav-Tal | Bar-Ilan University |
7 | 3201101009 | 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homoeologous chromosomes)间的定向重组 | 刘宝 | 东北师范大学 | Avraham Levy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8 | 3201101010 | 岛屿群落构建:两个群岛爬行类的比较研究 | 王彦平 | 南京师范大学 | Shai Meiri | Tel Aviv University |
9 | 3201101011 | 尖孢镰刀菌DNA损伤修复影响基因组稳定性的机制研究 | 郭立 | 西安交通大学 | Shay Covo | Hebrew University |
10 | 3201101012 | MAPK-LysRS作为新型肺癌诊疗标签的探索研究 | 王婧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Razin Ehud | Hebrew University |
11 | 3201101013 | 靶向新型蛋白酶体的抑癌因子PIP30功能及其抑癌小肽的研究 | 李晓涛 | 华东师范大学 | Fuad Fares | University of Haifa |
12 | 3201101014 | 蛋白单磷酸腺苷化及氧化还原介导的植物胁迫应答 | 王鹏程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Hillel FROMM | Tel Aviv University |
13 | 3201101015 | 微生物食物网及其相互作用对湿地土壤甲烷氧化能力的影响 | 周小奇 | 华东师范大学 | Osnat Gillor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4 | 3201101016 | 多亚基翻译起始因子eIF3在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Dieter A. Wolf | 厦门大学 | Michal Shapira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5 | 3201101017 | 植物之间生殖信号的生态意义 | 孔垂华 | 中国农业大学 | Ariel Novoplansky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6 | 3201101019 | 体内自组装多肽抑制剂及其动态表征 | 李莉莉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Yuval Garini | Bar-Ilan University |
17 | 3201101020 | 莴苣野生近缘种Lactuca aculeata耐热及晚花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 匡汉晖 | 华中农业大学 | Alex Beharav | University of Haifa |
18 | 3201101022 | 小鼠胚胎眼睛早期发育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 | 景乃禾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Ruth Ashery-Padan | Tel Aviv University |
19 | 3201101023 | “进化谷”野生大小麦抗逆机制的解析及其对中国和以色列作物抗逆改良的应用研究 | 陈仲华 | 长江大学 | Eviatar Nevo | University of Haifa |
20 | 3201101024 |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水体回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及溯源研究 | 张波 | 上海交通大学 | Ovadia Lev | Hebrew University |
21 | 3201101025 | 自噬与ABA在种子萌发中的互作调控机制研究 | 谢庆军 | 华南农业大学 | Tamar Avin-Wittenberg | Hebrew University |
22 | 3201101026 | 拟南芥COP9信号小体与CULLIN E3连接酶互作调控植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理 | 邓兴旺 | 北京大学 | Daniel Chamovitz | Tel Aviv University |
23 | 3201101027 | 蛋白质主链精准硫/硒代酰胺化修饰在蛋白质折叠中的应用研究 | 赵军锋 | 江西师范大学 | Metanis Norman | Hebrew University |
24 | 3201101028 | 阿司匹林乙酰化HDAC1的抗肿瘤研究 | 余巍 | 复旦大学 | Eyal Arbely | Ben-Gurion University |
25 | 3201101029 | OsLP1调控水稻株高的分子机制研究 | 石建新 | 上海交通大学 | Yariv Brotman | Ben-Gurion University |
26 | 3201101030 | 基于遥感数据的多气候环境下、不同品种粮食作物形态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反演方法研究 | 彭漪 | 武汉大学 | Ittai Herrmann | Hebrew University |
27 | 3201101031 | 人类线粒体RNA降解途径及机制的研究 | 王耿 | 厦门大学 | Gadi Schuster | Technion |
28 | 3201101032 | 利用光亲和标记探针和CRISPRi寻找小檗碱抗苹果轮纹病菌的作用靶标 | 田平芳 | 北京化工大学 | David Ezra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29 | 3201101033 | 犬科驯化中发育相关基因启动子区的人工选择和遗传特征 | 王国栋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Yaron Dekel | Shamir Research Institute |
30 | 3201101034 | 植物病原体青枯菌的外膜囊泡作用机制研究 | Alberto Pablo Macho Escribano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Ofir Bahar |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31 | 3201101035 | SIAH3-PINK1-MICOS轴线在帕金森病中的调节作用研究 | 宋质银 | 武汉大学 | Simone Engelender | Technion |
32 | 3201101037 | 模式硅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和甘油三酯积累偶联的研究 | 胡强 | 深圳大学 | Khozin-Goldberg Inna | Ben-Gurion University |
33 | 3201101038 | 植物甲基循环相关酶类在维持DNA甲基化和耐受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 | 黄新元 | 南京农业大学 | Rachel Amir | MIGAL- Galilee Research Institute |
34 | 3201101039 | 肠道中致病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研究 | 严大鹏 | 复旦大学 | Nissan Yissachar | Bar-Ilan University |
35 | 3201101040 | 干旱和养分添加对半干旱区草地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国和以色列比较研究 | 刘任涛 | 宁夏大学 | Marcelo Sternberg | Tel Aviv University |
36 | 3201101042 | 熊蜂社会行为和生殖分工的信息素及内分泌调控 | 王宪辉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Guy Bloch | Hebrew University |
37 | 3201101043 | 灵长类自身运动感知中不同模态(视觉-前庭)相互校准的神经机制 | 陈爱华 | 华东师范大学 | Adam Zaidel | Bar-IIan University |
38 | 3201101044 | 肠道菌群和睾酮水平调控矮小沙鼠的冒险行为和繁殖成功 | 王德华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Abraham Degen | Ben-Gurion University |
39 | 3201101045 | 痢疾阿米巴原虫中NSUN家族tRNA甲基转移酶的结构和分子机理研究-一项整合结构生物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 刘如娟 | 上海科技大学 | SERGE ANKRI | Technion |
40 | 3201101046 | 日行性沙鼠发展昼夜节律相关疾病的可能机制 | 杜静 | 首都医科大学 | Noga Kronfeld-Schor | Tel Aviv University |
41 | 3201101047 | 全球变化背景下基于辅助遗传学和珊瑚嵌合体恢复珊瑚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 李秀保 | 海南大学 | Baruch Rinkevich | Israel Oceanographic & Limnological Institute |
42 | 3201101048 | Rab1调控脂滴代谢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刘伟 | 浙江大学 | Koret Hirschberg | Tel Aviv University |
43 | 3201101049 | 健康和疾病下皮层-基底节网络左右半球不对称性 | 张鸣沙 | 北京师范大学 | Hagai Bergman | Hebrew University |
44 | 3201101050 | 由植物寄生线虫-真菌-病毒引起的复合植物病害-重新评估根腐线虫病的病因 | 李红梅 | 南京农业大学 | Sigal Braun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45 | 3201101051 | 小鼠岛叶皮层的功能偏侧化在厌恶性味觉学习中的作用 | 邱爽 | 浙江大学 | Kobi Rosenblum | University of Haifa |
46 | 3201101052 | 细胞特异的生长素运输及效应介导根的生长研究 | 丁兆军 | 山东大学 | Eilon Shani | Tel Aviv University |
47 | 3201101053 | 精母细胞发育停滞患者减数分裂异常的遗传基础和机制 | 史庆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Mahmoud Huleihel | Ben-Gurion University |
48 | 3201101054 | 纹状体CRH信号在应激相关的药物成瘾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 刘际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mi Citri | Hebrew University |
49 | 3201101055 | 对人脸的短暂一瞥如何让大脑为社会交往做好准备:探索感知觉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 葛列众 | 浙江大学 | Bat-Sheva Hadad | University of Haifa |
50 | 3201101056 | 传统药用植物中的苦味物质检测及其对人体健康药效作用的研究 | 王平 | 浙江大学 | Masha Niv | Hebrew University |
51 | 3201101057 | 吞噬通路在神经轴突退行性病变中的调控功能 | 杨竞 | 北京大学 | Avraham Yaron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52 | 3201101058 | 人类微生物系统的组织结构原理——发展个人化及稳定的粪菌移植治疗策略 | 田亮 | 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 | Amir Bashan | Bar-Ilan University |
53 | 3201101059 | 菲律宾蛤仔抗菌肽的多样性及机制研究 | 刘小莉 | 鲁东大学 | Zvi Hayouka | Hebrew University |
54 | 3201101060 | GRP75调控细胞内吞和囊泡外排补体C5b-9攻膜复合物的机制研究 | 张思河 | 南开大学 | Zvi Fishelson | Tel Aviv University |
55 | 3201101061 | 人类转录偶联修复的分子机制研究 | 胡晋川 | 复旦大学 | Sheera Adar | Hebrew University |
56 | 3201101062 | 神经酰胺合成酶的3D结构解析 | 段晶晶 | 南昌大学 | Anthony Futerman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57 | 3201101064 | 高温阻碍:高温对百合鳞茎及实生苗发育和开花抑制作用的研究 | 贾桂霞 | 北京林业大学 | Michele Zaccai Sabatani | Ben-Gurion University |
58 | 3201101067 | 草地凋落物分解机制及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亚洲草地联网研究 | 刘玲莉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José Grünzweig | Hebrew University |
59 | 3201101068 | 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异源基因表达的超高分辨率成像研究 | Maria Pia Cosma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Meshorer Eran | Hebrew University |
60 | 3201101069 | 番茄砧木-接穗相互作用调节光合作用与中心代谢响应盐胁迫的机理 | 卢从明 | 山东农业大学 | Aaron Fait | Ben-Gurion University |
61 | 3201101070 | 水下噪声对海龟危害的研究 | 郭新毅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Roee Diamant | University of Haifa |
62 | 3201101071 | 微管相关蛋白参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 | 雷鹏 | 四川大学 | Illana Gozes | Tel Aviv University |
63 | 3201101072 | ORF45在KSHV感染周期中的作用 | 况二胜 | 中山大学 | Ronit Sarid | Bar Ilan University |
64 | 3201101074 | 细胞自噬清除毒性蛋白的分子机制和神经疾病研究 | 葛亮 | 清华大学 | Zvulun Elazar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65 | 3201101075 | 系统解析线虫原肠胚发生:细胞内陷的分子机制探究 | 杜茁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Ronen Zaidel-Bar | Tel Aviv University |
66 | 3201101077 | 基于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分析的陆地植物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 | 杨靖 |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 Shilo Rosenwasser | Hebrew University |
67 | 3201101078 | 两阶段自我神经调控法干预尼古丁使用障碍研究 | 张效初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Talma Hendler | Tel Aviv University |
68 | 3201101079 | 果蝇触角叶的多巴胺能神经调节机制研究 | 李岩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Moshe Parnas | Tel Aviv University |
69 | 3201101080 | 锥虫核糖体RNA和mRNA上修饰的研究 | 骆观正 | 中山大学 | Shulamit Michaeli | Bar-Ilan University |
70 | 3201101081 | 黄瓜白粉病抗性机理和防治策略的研究 | 王刚 | 上海交通大学 | Maggie Levy | Hebrew University |
71 | 3201101082 | 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转录组时空分布的比较分析:翻译依赖性和参与调控 | 吴宗福 | 南京农业大学 | Orna Amster-Choder | Hebrew University |
72 | 3201101084 | 昆虫对甜味和苦味物质的味觉整合模式-基于陆生和水生昆虫幼虫的比较研究 | 汤清波 | 河南农业大学 | Jonathan Bohbot | Hebrew University |
73 | 3201101085 | 乳源外泌体(MDE)调控小于胎龄儿(SGA)发育过程中脂肪追赶生长的机制研究 | 陈津津 | 上海交通大学 | Shimon Reif | Hadassah Medical Center |
74 | 3201101086 | 海洋入侵生物快速局域适应的机制:以入侵海鞘为例 | 战爱斌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Noa Shenkar | Tel-Aviv University |
75 | 3201101087 | 新型ABC内向转运蛋白的冷冻电镜结构解析 | 朱赟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Oded Lewinson | Technion |
76 | 3201101088 | 超薄柔性神经电极用于古老脑的编码机制研究 | 方英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Mark Shein-Idelson | Tel Aviv University |
77 | 3201101089 | 水分限制地区人工林适地树种甄别——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性 | 李彦 | 浙江农林大学 | Rakefet David-Schwartz | ARO Volcani Center |
78 | 3201101090 | 改善旱区人工林可持续性的生理生态和水分与能量平衡的机制研究 | 刘鸿雁 | 北京大学 | Dan Yakir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79 | 3201101092 | 基于目标选择的小脑与基底神经节分布式神经计算机制研究 | 杨艳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Mati Joshua | Hebrew University |
80 | 3201101093 | 人类活动与自然干扰作用下的干旱区生态系统弹性研究:实验,遥感与模型途径 | 徐驰 | 南京大学 | Ilan Stavi | Dead Sea and Arava Science Center |
81 | 3201101094 | 生防菌的生态调控:根际微生物群落抗生素的产生及其植物保护机制的分子解析 | 丁延芹 | 山东农业大学 | Ilana Kolodkin-Gal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82 | 3201101095 | 瓜类果斑病菌有活力但不可培养(VBNC)状态的进入及复苏机制解析 | 罗来鑫 | 中国农业大学 | Saul Burdman | Hebrew University |
83 | 3201101097 | 酵母PCNA在DNA复制叉上的装载/去装载与基因组稳定性 | 楼慧强 | 中国农业大学 | Martin Kupiec | Tel Aviv University |
84 | 3201101098 | 贝氏柯克斯体四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功能研究 | 宋立华 | 北京化工大学 | Gil Segal | Tel Aviv University |
85 | 3201101100 | 基于单细胞和批量测序数据的克隆识别和功能分析计算方法 | 石铁流 | 华东师范大学 | Uri Bershberg | University of Haifa |
86 | 3201101101 | 农产品抗生素抗性组成及其人类暴露和转移风险研究 | 朱永官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Eddie Cytryn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87 | 3201101102 | 番茄斑萎病毒结构研究 | 张小康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Dessau Moshe | Bar Ilan University |
88 | 3201101103 | 通过系统比较不同的ASD小鼠模型探索共同社交行为缺陷背后的共同脑机制 | 袁小兵 | 华东师范大学 | Shlomo Wagner | University of Haifa |
89 | 3201101104 | 动物觅食空间行为能力的神经和遗传基础:鼠类和蝙蝠的比较研究 | 易现峰 | 曲阜师范大学 | Yaniv Assaf | Tel-Aviv University |
90 | 3201101105 | 前肥胖期大脑的变化——高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对成年和青少年大脑转录组的影响机制研究 | Philipp Kapranov | 华侨大学 | Mouna Maroun | Haifa University |
91 | 3201101106 | 油橄榄加工废水(OMW)多酚从废物到资源:组成、化学改性与健康有益生物活性的研究 | 王成章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Zipora Tietel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92 | 3201101108 | 罗非鱼性别决定主效基因与雌性性反应控制基因的鉴定 | 李明辉 | 西南大学 | Eyal Seroussi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93 | 3201101110 | 寻找D-丝氨酸信号通路中调控睡眠与NMDA受体活性的新成员 | 饶毅 | 北京大学 | Herman Wolosker | Technion |
94 | 3201101111 | 基于地理交互比较的城市外来入侵植物遗传分化研究 | 达良俊 | 华东师范大学 | Dan Malkinson | University of Haifa |
95 | 3201101112 | 细胞表面的信号传递-ROP GTPases调控通路在细胞极性及生长过程中的功能机制研究 | 傅缨 | 中国农业大学 | Shaul Yalovsky | Tel Aviv University |
96 | 3201101114 | 微生物群体利用纤维素降解菌和伴生菌实现高效生物质转化的设计性原理解析 | 冯银刚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Itzhak Mizrahi | Ben-Gurion University |
97 | 3201101115 | 使用寿命可调的多功能生物降解液体覆盖膜:从设计合成、雾化方式到大田性能、技术经济分析 | 李培强 | 山东农业大学 | Yoav Eichen | Technion |
98 | 3201101116 | 大脑发育过程中Ube3a调节的动态分子网络及其与成年期CaMKII活性的相互作用以及Angelman综合症的病理机制 | 王惠敏 | 华东师范大学 | Hanoch Kaphzan | University of Haifa |
99 | 3201101117 | 利用基因组和表型组联合分析揭示小麦的抗旱性机制 | 宋纯鹏 | 河南大学 | Distelfeld Assaf | University of Haifa |
100 | 3201101118 | 新型天然群体感应抑制剂及其化学修饰对细菌生物被膜和耐药性的拮抗机制 | 孙群 | 四川大学 | Ariel Kushmaro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01 | 3201101119 | 捕获珊瑚原代培养细胞的干性 | 胡国斌 | 中国海洋大学 | Amalia Rosner | Israel Oceanographic and Limnological Research |
102 | 3201101120 | 神经和血管网络互作的巨噬细胞特征和功能研究 | 曾文文 | 清华大学 | Steffen Jung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103 | 3201101121 | 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分析及其在复杂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从人群到斑马鱼模型 | 郑厚峰 | 西湖大学 | David Karasik | Bar-Ilan University |
104 | 3201101122 | 植物长距离扩散的方式以及扩散后的多样化机制研究 | 吴增源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Ran Nathan | Hebrew University |
105 | 3201101123 | GDSL脂肪酶基因在芸苔属植物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析 | 谭小力 | 江苏大学 | Vered Tzin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06 | 3201101124 | 从转录组、脂质组和激素三个层面研究雌配子体对热胁迫的响应 | 门淑珍 | 南开大学 | Yehoram Leshem | MIGAL – Galilee Research Institute |
107 | 3201101125 | 螯肢动物sDscam同源异构体多样性的调控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 金勇丰 | 浙江大学 | Rotem Rubinstein | Tel Aviv University |
108 | 3201101126 | 整合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芸芥(Eruca sativa)群体性状分化导致的生态效应 | 吴建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Oz Barazani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109 | 3201101127 | 儿童与成人人工语言学习中的记忆加工动态机制 | 蔡清 | 华东师范大学 | Avi Karni | University of Haifa |
110 | 3201101128 | 多维度测量轻度认知障碍的认知和脑功能 | 蒯曙光 | 华东师范大学 | Naomi Josman | University of Haifa |
111 | 3201101129 | 柑橘不同物候期基于代谢和发育变化的养分吸收特征—从大数据到精准施肥 | 石孝均 | 西南大学 | Or Sperling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112 | 3201101130 | 吉陶单极虫的环境适应分子机制 | 章晋勇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Dorothee M Huchon | Tel Aviv University |
113 | 3201101131 | 克隆植物自我/非自我识别的普遍性、机制及效应 | 于飞海 | 台州学院 | Michal Gruntman | Tel-Aviv University |
114 | 3201101132 | 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与优化研究:从场地到城市 | 孔繁花 | 南京大学 | Itamar Lensky | Bar-Ilan University |
115 | 3201101133 | 基于Q/I的镁肥推荐方法研究 | 吴良泉 | 福建农林大学 | Moshe Shenker | Hebrew University |
116 | 3201101134 | 氧调节摄食行为的分子与神经机制 | 吴政星 | 华中科技大学 | Einav Gross | Hebrew University |
117 | 3201101135 | 研究线粒体以及与线粒体有接触的内质网膜脂质微区在衰老和蛋白质稳态调控中的作用 | 董梦秋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 Ehud Cohen | Hebrew University |
118 | 3201101136 | 细胞周期相关参数对杆状细菌细胞直径的影响 | 刘陈立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Arieh Zaritsky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19 | 3201101137 | 整合基因翻译与蛋白稳定模型解析基因进化规律和提高蛋白表达与稳定性 | 田健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Tamir Tuller | Tel Aviv University |
120 | 3201101138 | 海马苔藓纤维突触的分子和细胞可塑性研究 | 徐平勇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Uri Ashery | Tel Aviv University |
121 | 3201101139 | 跃变型果实成熟过程中线粒体的作用机制研究 | 朱鸿亮 | 中国农业大学 | Oren Ostersetzer-Biran | Hebrew University |
122 | 3201101141 | 基于FIT-PNA的胰腺癌诊断技术 | 陈熹 | 南京大学 | Eylon Yavin | Hebrew University |
123 | 3201101142 | 靶向前扣带皮层的深部经颅磁刺激酒精使用障碍干预:探索与电生理预测研究 | 袁逖飞 | 上海交通大学 | Abraham Zangen | Ben Gurion University |
124 | 3201101143 | 植物代谢产物对根际微生物生态网络的调控 | 戴磊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Jonathan Friedman | Hebrew University |
125 | 3201101144 | 新型PINK-PD帕金森氏症动物模型的多层次研究 | 李沉简 | 北京大学 | Alon Korngreen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26 | 3201101146 | 20000个跨界动植物寄生/共生微生物宿主适应性基因研究 | 陈非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Asaf Levy | Hebrew University |
127 | 3201101147 | 果蝇A-to-I编辑的进化和功能研究 | 陆剑 | 北京大学 | Eli Eisenberg | Tel-Aviv University |
128 | 3201101148 | 利用新的小鼠模型研究免疫应答在ALS发病中的作用 | 许执恒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Rachel G Lichtenstein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29 | 3201101149 | 硝普钠包埋体的制备和NO介导的番茄果实耐冷机制研究 | 罗自生 | 浙江大学 | Elena Poverenov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130 | 3201101150 | 放牧生态系统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基于级联效应的研究 | 王德利 | 东北师范大学 | Moshe Inbar | University of Haifa |
131 | 3201101151 | 居室及公共场所氡污染监测及风险防控方法 | 单健 | 南华大学 | Konstantin Kovler | Technion |
132 | 3201101152 | 肠道稳态与损伤修复中基质细胞的起源、异质性、可塑性及功能研究 | 苏冰 | 上海交通大学 | Michal Shoshkes Carmel | Hebrew University |
133 | 3201101153 | Alpha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对应激易感性和耐受性的脑区特异性作用 | 曹晓华 | 华东师范大学 | Oded Klavir | University of Haifa |
134 | 3201101154 | 甲硫氨酸通过MeCP2调控的DNA甲基化机制参与可卡因奖赏行为 | 赵媚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Elad Lax | Ariel University |
135 | 3201101155 | 生物力学对人胚胎体外着床的影响 | 王红梅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David Elad | Tel Aviv University |
136 | 3201101156 | 基于因果推断的默认模式网络内部指向认知的机制研究 | 严钢 | 同济大学 | Vadim Axelrod | Bar-Ilan University |
137 | 3201101157 | 微囊藻对亚致死氧化胁迫的易感性机制及其在安全有效蓝藻水华控制中的应用 | 宋立荣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Orr Shapiro | Agriculture Research Organization Volcani Center |
138 | 3201101158 | 有毒蓝藻水华衰亡过程及机制研究:多学科分析水华蓝藻分解产物归趋及菌群动态变化 | 肖邦定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Peleg Astrahan | Israel Oceanographic & Limnological Inst. |
139 | 3201101159 | 基于计算机设计和定向进化的抗病毒感染单域抗体研发 | 龚睿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Julia Shifman | Hebrew University |
140 | 8201101001 | 炎症反应中白细胞的迁移和反向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为全新的抗炎治疗奠定基础 | 刘先国 | 中山大学 | Arie-Lev Gruzman | Bar-Ilan University |
141 | 8201101003 | 系统性研究RNA可变剪接在抗乳腺癌药物耐药过程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 | 汪洋 | 大连医科大学 | Maayan Salton | Hebrew University |
142 | 8201101004 | 具有抗催乳素作用的分子的合成及其递送用于乳腺癌治疗 | 冯亚凯 | 天津大学 | Abraham J. Domb | Hebrew University |
143 | 8201101005 | 冠状动脉血管内脂质光声成像系统研究 | 罗智超 | 华南师范大学 | Amir Rosenthal | Technion |
144 | 8201101006 | 肠道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亚群及其转化 | 杨荣存 | 南开大学 | Mordechay Gerlic | Tel Aviv University |
145 | 8201101007 | 掺杂碳点/siRNA复合物的制备及其靶向抗肿瘤作用研究 | 林秀坤 | 西南医科大学 | Gedanken Aharon | Bar-Ilan University |
146 | 8201101008 | 基于氨基酸代谢调控与CXCL10-Ig免疫协同抗肿瘤纳米制剂的研究 | 栾玉霞 | 山东大学 | Nathan Karin | Technion |
147 | 8201101009 | 血友病患者骨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机制和预防:一项中国-以色列两国国家血液病中心的联合研究 | 郭炯炯 | 苏州大学 | Gili Kenet | Chaim Sheba Medical Center |
148 | 8201101010 | 可有效治疗银屑病的超声促渗型青黛纳米透皮制剂 | 刁勇 | 华侨大学 | Joseph Kost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49 | 8201101012 | 基于可视化超声造影技术对肿瘤血管正常化评估及监测的研究 | 黄品同 | 浙江大学 | Dan Adam | Technion |
150 | 8201101013 | GSK3β-FBXW7通过调控PP4C蛋白稳定性抑制结肠癌转移 | 李心翔 | 复旦大学 | Eitan Shaulian | Hebrew University |
151 | 8201101014 | 心血管疾病双/多靶标特异性环肽探针及药物研究 | 吴川六 | 厦门大学 | Nir Qvit | Bar-Ilan University |
152 | 8201101015 | Heparanase-CD24-L1CAM蛋白复合体在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 | 杨小骏 | 汕头大学 | Israel Vlodavsky | Technion |
153 | 8201101016 | 骨髓瘤通过外泌体与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信号通讯促进骨髓瘤细胞的生长 | 郑永江 | 中山大学 | Orit Uziel | Felsenstein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
154 | 8201101017 | 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技术体内示踪基因编辑干细胞修复心肌的研究 | 陈俊 | 复旦大学 | Leor Jonathan | Tel Aviv University |
155 | 8201101018 | 大麻二酚经硫氧还蛋白-1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缓解大鼠抑郁症状的机制研究 | 白洁 | 昆明理工大学 | Irit Akirav | University of Haifa |
156 | 8201101020 | 基于复合感光细胞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可降解3D支架修复视网膜变性以实现视力重建 | 杜亚楠 | 清华大学 | Yossi Mandel | Bar Ilan University |
157 | 8201101021 | HBV慢性感染免疫调控机制解析及治疗新靶点鉴定 | 张政 | 南方科技大学 | Ido Amit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158 | 8201101022 | 靶向BCL9/β-catenin全碳订书肽抑制剂的开发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朱棣 | 复旦大学 | Rina Rosin-Arbesfeld | Tel-Aviv University |
159 | 8201101023 | 高通量三维成熟心肌组织体外制备、调控与评估的一体化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 胡宁 | 中山大学 | Tal Dvir | Tel Aviv University |
160 | 8201101024 | SNX14相关通路在小脑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机制研究 | 王鑫 | 厦门大学 | Dan Frenkel | Tel Aviv University |
161 | 8201101025 | 探索自身免疫病特有的异常抗体产生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 | 王仁喜 | 首都医科大学 | Ramit Mehr | Bar-Ilan University |
162 | 8201101027 | 基于结构的新型核糖体抑制剂设计:克服抗生素的耐药性和安全性问题研究 | 罗有福 | 四川大学 | Ada Yonath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163 | 8201101029 | Semaphorin3G信号调控脑卒中后神经血管耦合的分子机制及药物靶标研究 | 卢应梅 | 南京医科大学 | Pablo Blinder | Tel-Aviv University |
164 | 8201101031 | 基于深度学习整合多模态特征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风险预测建模 | 丁明跃 | 华中科技大学 | Zeev Volkovich | ORT Braude College |
165 | 8201101032 | 一种无创的基于循环外泌体来源的分子标记物用于鉴别和随访侵袭性脑膜瘤的研究 | 楼美清 | 上海交通大学 | Tali Siegal | Hebrew University |
166 | 8201101033 | 基于胍类衍生物的VHL综合征新治疗策略研究 | 李艳梅 | 清华大学 | DANIEL SEGAL | Tel-Aviv University |
167 | 8201101034 | TRIB3与PAR2-LGR5交互作用调节结肠癌干细胞特性及抗肿瘤免疫 | 花芳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Rachel Bar-Shavit | Hebrew University |
168 | 8201101035 | 基于多糖纳米凝胶的高耐药癌干细胞样细胞分选与耐药逆转新策略研究 | 窦红静 | 上海交通大学 | Yael LEVI-KALISMAN | Hebrew University |
169 | 8201101037 | 采用电穿孔和微流控的分子提取技术绘制实体瘤的体内分子图谱 | 郭永 | 清华大学 | Alexander Golberg | Tel Aviv University |
170 | 8201101039 | 基于可编程自组装RNA纳米笼新型智能递送平台的癌症精准治疗研究 | 王雪梅 | 东南大学 | Yossef Weizmann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71 | 8201101040 | 研究DNA复制在肿瘤细胞基因组突变中的作用机制 | 徐冬一 | 北京大学 | ITAMAR SIMON | Hebrew University |
172 | 8201101041 |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 陈生弟 | 上海交通大学 | Jeffrey Hausdorff | Tel Aviv University |
173 | 8201101042 | 全身麻醉介导的5-HT活性改变及其在昼夜节律与认知功能中的作用研究 | 顾小萍 | 南京大学 | Eran Lottem | Hebrew University |
174 | 8201101043 | 基于磺酰氟小分子化合物的抗肿瘤新药研发平台的构建 | 秦华利 | 武汉理工大学 | Nir London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175 | 8201101044 | 探究口腔微生物在炎症性肠病发病及诊疗中的作用和机制 | 朱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Eran Elinav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176 | 8201101045 | 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动物模型中通过髓过氧化物酶和补体探索视神经变性的靶向研究 | 邱伟 | 中山大学 | Hadas Stiebel-Kalish | Tel Aviv University |
177 | 8201101046 | 催化氟喹诺酮类药物:一种抗耐药性发展的策略 | 汤文建 | 安徽医科大学 | Timor Baasov | Technion |
178 | 8201101047 | 干性肿瘤细胞利用物理软性逃避T细胞杀伤机制与治疗策略 | 刘玉英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Cyrille Cohen | Bar-Ilan University |
179 | 8201101048 | 非小细胞肺癌局部免疫微环境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符立梧 | 中山大学 | Yosef Yarden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
180 | 8201101049 | 微泡协同低频超声力生物学效应与过高热联合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 冯怡 | 西安交通大学 | Tali Ilovitsh | Tel Aviv University |
181 | 8201101050 | 帕金森病α-syn病理相关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 | 李家驿 | 中国医科大学 | Monsonego Alon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82 | 8201101052 | 心脏起搏细胞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的时空调控 | 王世强 | 北京大学 | Yael Yaniv | Technion |
183 | 8201101053 | 基于导电光纤换能界面的电致化学发光癌症生物标记物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 单丹 | 南京理工大学 | Robert Marks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84 | 8201101054 | 生理或炎症条件下细胞内和细胞间铁蛋白的运输参与肠道铁的再分配和炎性病理的发展 | 李宽钰 | 南京大学 | Esther Meyron-Holtz | Technion |
185 | 8201101055 | 乳腺癌抗血管联合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及其逆转策略研究 | 刘强 | 中山大学 | Sol Efroni | Bar-Ilan University |
186 | 8201101056 | 新型PI3K抑制剂的纳米递送增强免疫治疗对PIK3CA突变头颈癌疗效的研究 | 孔德新 | 天津医科大学 | Moshe Elkabets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87 | 8201101057 | 突破玻璃体注射基因治疗的障碍:CNGA3基因相关全色盲的动物模型研究 | 睢瑞芳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Ron Ofri | Hebrew University |
188 | 8201101058 | 富含臭氧的血液和臭氧油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作用和机制初探 | 周建大 | 中南大学 | Galit Sivak | TLM Medical Center |
189 | 8201101059 | DNA甲基化在金属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 杨晓波 | 广西医科大学 | Amit Lotan | Hadassah-Hebrew University Medical |
190 | 8201101060 | 越鞠丸合并山楂快速有效地治疗抑郁症:从行为和微生物组到脑回路和单细胞 | 陈刚 | 暨南大学 | Ravid Doron | Open University |
191 | 8201101061 | miRNA-circRNA网络在肝癌演进中的多维调控机制 | 彭勇 | 四川大学 | Rami Aqeilan |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
192 | 8201101062 | 以线粒体为靶点调控神经细胞死亡防治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 宋娟 | 郑州大学 | Galila Agam | Ben-Gurion University |
193 | 8201101063 | 3D生物活性支架材料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的研究 | 李宗金 | 南开大学 | Marcelle Machluf | Technion |
194 | 8201101064 | 核素标记PSMA靶向分子探针在高级别脑胶质瘤的可视化及诊疗一体化研究 | 张宏 | 浙江大学 | Einat Weizer Even-Sapir | Sourasky Medical Center |
195 | 8201101066 | 新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进展风险的多模式影像评估系统 | 刘堃 | 上海交通大学 | Liran Tiosano | Hadassah Medical Center, Ein Kerem |
196 | 8201101067 | 基于微流控组装技术的多肽仿生纳米颗粒制备及其肿瘤诊疗研究 | 孙佳姝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Meital Reches | Hebrew University |
197 | 8201101068 | 肝细胞-胆管细胞化生现象在肝脏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 袁得天 | 山东大学 | Eli Pikarsky | Hebrew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