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科学部编号 | 项目名称 | 内地 申请人 | 内地 依托单位 | 香港方 申请人 | 香港方 合作单位 |
1 | 1201101007 | 量子多体材料的动力学与热力学计算范式 | 李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Zi Yang Meng | 香港大学 |
2 | 1201101011 | 基于细观优化设计的三维高性能负泊松比点阵结构研究 | 熊健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胡红 | 香港理工大学 |
3 | 1201101014 | 钙钛矿锰氧化物的氢致结构相变与高温磁性绝缘以及磁电耦合特性的调控研究 | 黄传威 | 深圳大学 | 梁志华 | 香港理工大学 |
4 | 1201101024 | 弹性超颖材料的若干数学研究 | 邓又军 | 中南大学 | Hongyu Liu | 香港城市大学 |
5 | 1201101029 | 深度学习的逼近分析和相关课题 | 吴宗敏 | 复旦大学 | 周定轩 | 香港城市大学 |
6 | 1201101035 | 声子晶体压电微板耦合动力学设计理论与声振能量采集技术研究 | 张文明 | 上海交通大学 | 廖维新 | 香港中文大学 |
7 | 1201101037 | 基于仿生抗冲击抓捕机构的空间非合作航天器柔顺接管控制 | 代洪华 | 西北工业大学 | 景兴建 | 香港理工大学 |
8 | 1201101038 | 基于囚禁离子系统的非厄米量子多体物理理论与实验研究 | 罗乐 | 中山大学 | 刘仁保 | 香港中文大学 |
9 | 1201101040 | 参数估计中的多个参数同时精密测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项国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袁海东 | 香港中文大学 |
10 | 1201101041 |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维偏微分方程自适应方法 | 陈景润 | 苏州大学 | 周翔 | 香港城市大学 |
11 | 1201101043 | 自守形式的 Hecke 特征值 | 王天泽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刘旭金 | 香港大学 |
12 | 1201101044 | 面向人-机互动的传感反馈执行柔性皮肤电子系统设计与制备 | 解兆谦 | 大连理工大学 | 于欣格 | 香港城市大学 |
13 | 1201101057 | 铁电/铁磁衬底对拓扑材料薄膜中自旋和热电输运性质的调控 | 周小元 | 重庆大学 | 戴吉岩 | 香港理工大学 |
14 | 1201101059 | 图像反问题的自适应正则化方法 | 文有为 | 湖南师范大学 | 陈汉夫 | 香港城市大学 |
15 | 1201101098 | 曲边多边形球面密铺 | 王二小 | 浙江师范大学 | 严民 | 香港科技大学 |
16 | 1201101108 | 考虑时间及温度效应的深海管道与海洋有机质软土多场耦合作用机理研究 | 高福平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尹振宇 | 香港理工大学 |
17 | 1201101110 | 基于激光声表面波随机散射反演技术的金属增材制造表面粗糙度评价方法研究 | 刘增华 | 北京工业大学 | 施帆 | 香港科技大学 |
18 | 2201101003 | 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光电材料和器件的模拟研究 | 孟令一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陈冠华 | 香港大学 |
19 | 2201101005 | 基于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聚糖生物标志物高灵敏检测的高通量多通道传感平台 | 鞠熀先 | 南京大学 | 严锋 | 香港理工大学 |
20 | 2201101006 | 石墨烯基单原子电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和研制 | 邓庆明 | 淮阴师范学院 | 赵炯 | 香港理工大学 |
21 | 2201101010 | 自具微孔嵌段共聚物阴离子交换膜的合成与离子传输机理研究 | 张秋根 | 厦门大学 | 谢应龙 | 香港中文大学 |
22 | 2201101012 | 发展近红外响应的光遗传学工具用于蛋白质相变及神经信号转导之研 究 | 张文彬 | 北京大学 | 孙飞 | 香港科技大学 |
23 | 2201101014 | 自由基离子反应和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理论研究 | 方德彩 | 北京师范大学 | Ivan Keung Chu | 香港大学 |
24 | 2201101017 | 基于皮克林(Pickering)泡沬模板法制备高呼吸性能的水性聚氨酯合成革 | 林炜 | 四川大学 | 魏涛 | 香港中文大学 |
25 | 2201101018 | 新型锰铁钴亚胺基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反应性质研究:自旋态和路易斯酸对反应性质的影响 | 邓亮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Kai-Chung Lau | 香港城市大学 |
26 | 2201101020 | 抗流感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 | 胡春 | 沈阳药科大学 | 邵鹏柱 | 香港中文大学 |
27 | 2201101022 | 可用于活细胞中酶靶向和催化活性检测的磷光寿命响应型聚合物探针的设计与构建 | 赵强 | 南京邮电大学 | 罗锦荣 | 香港城市大学 |
28 | 2201101030 | 机理导向的过渡金属催化氟仿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 | 沈其龙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徐哲 | 香港中文大学 |
29 | 2201101037 | 钙钛矿/近红外量子点杂化太阳电池的研发 | 钟新华 | 华南农业大学 | 朱宗龙 | 香港城市大学 |
30 | 2201101038 | 基于聚合物基质操纵的多功能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点开发、性能调控和疾病光诊疗应用研究 | 顾星桂 | 北京化工大学 | 林荣业 | 香港科技大学 |
31 | 2201101039 | 构建紧密融合单分子测量与分子模拟的新型平台以揭示糖基化酶在基因组上高效找寻损伤碱基的分子机制 | 陈春来 | 清华大学 | 黄旭辉 | 香港科技大学 |
32 | 2201101040 | 迈向实现卷对卷连续制备无ITO的高性能和稳定性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刘生忠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蔡植豪 | 香港大学 |
33 | 2201101046 | 光催化产氢的功能超分子配位组装体的理性设计 | 戴枫荣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何卓琳 | 香港理工大学 |
34 | 2201101047 | 可按需快速生产的用于干粉吸入的肺部给药药物 | 郝红勋 | 天津大学 | Richard Lakervel | 香港科技大学 |
35 | 2201101049 | 可极端条件下应用的离子凝胶柔性器件 | 严锋 | 苏州大学 | 陈韦 | 香港理工大学 |
36 | 2201101053 | 基于实测植物源异戊二烯排放因子修正的排放模型耦合气候情景研究对大气氧化性、臭氧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影响 | 彭林 | 华北电力大学 | 冯志雄 | 香港科技大学 |
37 | 2201101056 | 以细菌生物膜中核酸G-四联体为靶点的新型光敏剂研发及其作为抗多重耐药菌株抗菌剂的应用研究 | 胡睿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黄国贤 | 香港理工大学 |
38 | 2201101058 | 用于缺氧肿瘤光动力/光热治疗的可激活酞菁纳米光敏剂的研究 | 黄剑东 | 福州大学 | 卢沛芝 | 香港城市大学 |
39 | 2201101059 | 二元醇木质素组份分离协同黄酮木脂素合成代谢调控研究 | 许敬亮 | 郑州大学 | 吕绍元 | 香港理工大学 |
40 | 3201101164 | 沙门氏菌激活NK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的机制研究及工程菌肿瘤疗法优化 | 武宁 | 华中科技大学 | 黄建东 | 香港大学 |
41 | 3201101167 | Nur77在肿瘤铁死亡中的调控作用 | 曾锦章 | 厦门大学 | 黄思齐 | 香港大学 |
42 | 3201101173 | 关于细胞外RNA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及其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 | 鲁志 | 清华大学 | 叶旭立 | 香港中文大学 |
43 | 3201101176 | 高效广谱抗黄病毒天然药物的筛选及其抗病毒分子机制研究 | 周斌 | 南京农业大学 | Yun Young Go | 香港城市大学 |
44 | 3201101177 | 基于富油微藻代谢途径的解脂耶氏酵母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 李宏业 | 暨南大学 | Lin Sze Ki | 香港城市大学 |
45 | 3201101181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6介导的DNA甲基化机理研究 | 罗鸣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Shoudong Zhang | 香港中文大学 |
46 | 3201101183 | 哺乳动物听觉皮层节律模式的预测编码 | 余雄杰 | 浙江大学 | Jan SCHNUPP | 香港城市大学 |
47 | 3201101184 |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MYCN促进神经母细胞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 邹琳 | 重庆医科大学 | 赵晖 | 香港中文大学 |
48 | 3201101185 | 桂花花色形成与变异分子机制探究 | 朱福远 | 南京林业大学 | 卢思聪 | 香港大学 |
49 | 3201101186 | OsABA8ox2基因调控水稻幼苗建成及籽粒灌浆的分子机理研究 | 叶能辉 | 湖南农业大学 | 张建华 | 香港浸会大学 |
50 | 3201101187 | SnRK1激酶与植物细胞自噬相互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 高彩吉 | 华南师范大学 | 庄小红 | 香港中文大学 |
51 | 3201101192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风险人群的社会认知缺损及相关神经机制研究 | 陈楚侨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David Shum | 香港理工大学 |
52 | 3201101195 | 镰刀菌酸在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Foc TR4致病中的作用机制 | 李春雨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Xiaoqiang Yao | 香港中文大学 |
53 | 3201101197 | RNA解旋酶DDX21调控抗病毒感染应答的结构基础和功能机制 | 李继喜 | 复旦大学 | 黄晋卿 | 香港科技大学 |
54 | 3201101202 | 应用生理仿真灌流类器官芯片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发病分子机制 | 陈建苏 | 暨南大学 | 陈汉辉 | 香港中文大学 |
55 | 3201101203 | 关闭警报:病原菌中水解鸟苷四(五)磷酸和类似信号分子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Mark Bartlam | 南开大学 | Rory Munro WATT | 香港大学 |
56 | 3201101207 | Aurora A激酶通过磷酸化Bora调控细胞周期的功能及机理研究 | 汪方炜 | 浙江大学 | Randy Poon | 香港科技大学 |
57 | 3201101208 | 类胰泌素多肽在文昌鱼胚胎发育和神经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李光 | 厦门大学 | Billy Chow | 香港大学 |
58 | 3201101209 | I类HD-Zip亚家族转录因子调控植物高温胁迫应答的机制分析 | 战祥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熊礼明 | 香港浸会大学 |
59 | 3201101210 | 运用机器学习方法鉴定新型RNA病毒及其在南海海洋动物体内的多样性和进化机制研究 | 姜敬哲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孙燕妮 | 香港城市大学 |
60 | 3201101211 |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对林冠和林下层营养级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Akihiro Nakamura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Louise Amy Ashton | 香港大学 |
61 | 3201101213 | 汉语的大脑解码:从神经模式到语义信息 | 徐敏 | 深圳大学 | 李平 | 香港理工大学 |
62 | 3201101214 |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药用植物糖苷糖基转移酶定向挖掘 | 虞沂 | 武汉大学 | 林熙宁 | 香港科技大学 |
63 | 3201101217 | SORL1遗传变异体在阿尔茨海默症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陈宇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叶玉如 | 香港科技大学 |
64 | 3201101232 | 基于DNA纳米条形码探针的特定序列核酸的多重检测 | 魏迪明 | 清华大学 | 弭永利 | 香港科技大学 |
65 | 4201101001 | 时空行为地理环境暴露的心理感知阈值效应及社会风险 | 周素红 | 中山大学 | 关美宝 | 香港中文大学 |
66 | 4201101002 | 微塑料污染对通江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及其生态效应-以鄱阳湖为例 | 高扬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霍年亨 | 香港教育大学 |
67 | 4201101014 | 中国东部及南部海域近海大气有机气溶胶:来源、化学老化和气候效应 | 薛丽坤 | 山东大学 | 郭海 | 香港理工大学 |
68 | 4201101016 | 滨海陆基养殖塘高时空分辨率CO2和CH4通量、沉积物有机碳厌氧分解途径及微生物学机制 | 仝川 | 福建师范大学 | 黎育科 | 香港中文大学 |
69 | 4201101020 | 臭氧污染与氮沉降复合对中国森林初级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的区域影响 | 冯兆忠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戴沛权 | 香港中文大学 |
70 | 4201101026 | 珠江口微生物氮循环基因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过程预测 | 龚骏 | 中山大学 | Sean Crowe | 香港大学 |
71 | 4201101035 | 俯冲板块三维挠曲对俯冲带水循环及地震活动的影响-以阿拉斯加半岛俯冲带为例 | 张帆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Yen Joe Tan | 香港中文大学 |
72 | 4201101041 | 动态城市环境下InSAR形变监测技术及原型系统 | 李振洪 | 长安大学 | 丁晓利 | 香港理工大学 |
73 | 4201101050 | 河流排放对中国和全球大陆架海域的生态和环境效应的多尺度模拟研究 | 张彦旭 | 南京大学 | 王岩 | 香港科技大学 |
74 | 4201101051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韧性的特征、演化及机理研究 | 李郇 | 中山大学 | 許智文 | 香港理工大学 |
75 | 4201101061 | 人类活动虚实空间融合的城市社会隔离动态建模研究 | 贾涛 | 武汉大学 | 刘信陶 | 香港理工大学 |
76 | 4201101071 | 南海海平面绝对变化与影响研究 | 周兴华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陈武 | 香港理工大学 |
77 | 4201101073 | 海洋病毒的生活策略及其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张锐 | 厦门大学 | 刘振钧 | 香港科技大学 |
78 | 4201101075 | 强烈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链演化规律及动态风险调控研究 | 彭铭 | 同济大学 | 张利民 | 香港科技大学 |
79 | 4201101084 |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蒸发和径流以及统计降尺度方法定量评估与ENSO和季风相关的干旱条件变化:以广东和甘肃为例 | 陈亮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秦国斌 | 香港浸会大学 |
80 | 4201101104 | 阿拉善沙漠早、中全新世气候变化对亚洲季风强弱的响应 | 李卓仑 | 兰州大学 | Richard Bernhart Owen | 香港浸会大学 |
81 | 4201101110 | 城市知识融合时空卷积神经网络的出租车乘客候车决策模型研究 | 游兰 | 湖北大学 | 高金锡 | 香港大学 |
82 | 4201101122 |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地震诱发海底碎屑流的发生及运移机制研究 | 张紫涛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王幼行 | 香港科技大学 |
83 | 4201101132 | 基于深度学习的全国长时间序列高时空分辨率PM2.5浓度估算 | 张丰 | 浙江大学 | 黄波 | 香港中文大学 |
84 | 5201101004 | 钛合金表面植入锌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和硫化铋复合纳米结构涂层对抗菌及骨-材料界面愈合性能研究 | 吴水林 | 天津大学 | 杨伟国 | 香港大学 |
85 | 5201101012 | 非晶合金塑性变形的新型介观尺度模型的理论开发与实验验证 | 黄永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颜庆云 | 香港大学 |
86 | 5201101014 | 基于灰渣废弃物的人造骨料研发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董必钦 | 深圳大学 | 戴建国 | 香港理工大学 |
87 | 5201101017 | 大湾区供水安全对极端气象水文过程和海平面上升的动力响应研究 | 陈璐 | 华中科技大学 | 段焕丰 | 香港理工大学 |
88 | 5201101029 | 含铜钛合金在糖尿病动物骨折修复中的抗感染及促成骨作用研究 | 杨柯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张颖恺 | 香港中文大学 |
89 | 5201101034 | 基于磷硅水泥建筑3D打印快速成型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 陈兵 | 上海交通大学 | 钱野 | 香港大学 |
90 | 5201101051 | 金属液流快冷增材制造制品激光冲击/激光抛光协同表面处理基础理论研究 | 刘雪峰 | 北京科技大学 | 容锦泉 | 香港理工大学 |
91 | 5201101055 | 窄禁带钙钛矿薄膜非辐射复合的大面积控制用于高性能光伏发光器件 | 严克友 | 华南理工大学 | 黄锦圣 | 香港科技大学 |
92 | 5201101057 | 基于金属纳米浆料-水凝胶双层复合体系的智能微针阵列的设计构造及其在实时生命体征监测上的方法研究 | 杨诚 | 清华大学 | 徐臣杰 | 香港城市大学 |
93 | 5201101061 | 难熔高熵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及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 柳林 | 华中科技大学 | 陈镜昌 | 香港理工大学 |
94 | 5201101066 | 非均匀周期性脉动干扰与涡激振动耦合行为及机理研究 | 张国庆 | 北京理工大学 | Yu S.C.M | 香港理工大学 |
95 | 5201101071 | 基于静电电机驱动的仿翼果型旋翼-扑翼混合飞行机器人 | 王宏强 | 南方科技大学 | Chirarattananon Pakpong | 香港城市大学 |
96 | 5201101072 | 精准动力学表征的非牛顿流液滴碰撞行为转捩机理与模型研究 | 章振宇 | 北京理工大学 | 张鹏 | 香港理工大学 |
97 | 5201101077 | 地铁列车荷载诱发盾构隧道沉降的数值-离心混合试验研究 | 叶肖伟 | 浙江大学 | 林向晖 | 香港城市大学 |
98 | 5201101078 | 陶瓷膜表面疏水功能化及其膜蒸馏处理氨氮废水实现氨氮去除及资源化回收 | 赵艳侠 | 济南大学 | Kaimin Shih | 香港大学 |
99 | 5201101079 | 高电压固态非锂碱金属离子电池设计及机理研究 | 唐永炳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李振声 | 香港城市大学 |
100 | 5201101089 | 医用钛表面石墨烯薄膜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 | 刘宣勇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朱剑豪 | 香港城市大学 |
101 | 5201101100 | 调控配体呈递培养高侵袭性的癌细胞用于开发高效靶向抗肿瘤纳米载体的研究 | 帅心涛 | 中山大学 | 边黎明 | 香港中文大学 |
102 | 5201101102 | 涂层下航空铝合金在海洋环境下的局部腐蚀演化规律及机理 | 刘法谦 | 中山大学 | 邹芳鑫 | 香港理工大学 |
103 | 5201101108 | 绿化海绵城市:利用城市植物实时评估蓄洪能力 | 陈锐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梁钧 | 香港科技大学 |
104 | 5201101123 | 基于可再生赖氨酸的共聚物合成及抗菌纤维纺制 | 陶友华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费斌 | 香港理工大学 |
105 | 5201101153 | 模块化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理论、设计和实现方法 | 钟文兴 | 浙江大学 | Shu Yuen Ron Hui | 香港大学 |
106 | 5201101159 | 强地震下深部岩体的工程动力特性 | 刘建锋 | 四川大学 | 胡曼曼 | 香港大学 |
107 | 5201101167 | 网联车环境下的城市交通控制:模型驱动与数据驱动范式的融合 | 钟任新 | 中山大学 | 周浩辉 | 香港城市大学 |
108 | 5201101197 | 低维金属玻璃的制备和力学/物理性能 | 管鹏飞 |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 杨勇 | 香港城市大学 |
109 | 5201101217 | 自驱动微纳机器人在生物介质中的高效驱动、集群化与智能化 | 牟方志 | 武汉理工大学 | 唐晋尧 | 香港大学 |
110 | 5201101221 | 不锈钢复合钢材焊接连接与节点在单调和循环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基础理论研究 | 班慧勇 | 清华大学 | Kwok-Fai Chung | 香港理工大学 |
111 | 5201101222 | 硅橡胶泡沫材料产烟致灾机制及抑烟机理研究 | 王彩萍 | 西安科技大学 | 袁国杰 | 香港城市大学 |
112 | 5201101234 | 大气中悬浮人为源细颗粒物对空气源热泵结霜除霜过程影响的机理研究 | 宋孟杰 | 北京理工大学 | 邓仕明 | 香港理工大学 |
113 | 5201101235 | 镶嵌石墨烯量子点的多过渡金属主元MOF中量子比特的稳定性 | 杨俊和 | 上海理工大学 | Guangping Zheng | 香港理工大学 |
114 | 5201101243 | 基于工业废热的高温电解制氢联合氢冶金循环一体化系统研究 | 韩敏芳 | 清华大学 | 倪萌 | 香港理工大学 |
115 | 5201101255 | 基于环境-多灾害耦合作用的高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研究 | 李威 | 清华大学 | 陈德明 | 香港理工大学 |
116 | 5201101273 | 异质结填充粒子对提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储能密度的机理研究 | 于淑会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黄海涛 | 香港理工大学 |
117 | 6201101001 | 新型二维材料异质结中微区热载流子动力学的研究及微纳光电应用 | 吴波 | 华南师范大学 | 李明杰 | 香港理工大学 |
118 | 6201101013 | 基于触觉智能和意图驱动的人机协同操作 | 李翔 | 清华大学 | David Navarro-Alarcon | 香港理工大学 |
119 | 6201101016 | 基于二维材料的毫米波纳机电谐振器关键技术研究 | 吴韵秋 | 电子科技大学 | 李恩源 | 香港城市大学 |
120 | 6201101017 | 移动应用商店虚假信息的分析与检测研究 | 何道敬 | 华东师范大学 | 陈志雄 | 香港城市大学 |
121 | 6201101019 | 踝关节软体康复机器人和功能电刺激器的协同控制研究及其临床验证 | 宋嵘 | 中山大学 | 汤启宇 | 香港中文大学 |
122 | 6201101023 | 基于TADF金(III)配合物给体和钙钛矿量子点受体的可印刷能量下转换杂化发光器件:材料、工艺与机理研究 | 陈淑芬 | 南京邮电大学 | Gang Cheng | 香港大学 |
123 | 6201101025 | 高效近红外有机半导体发光/激光材料与器件 | 赖文勇 | 南京邮电大学 | 谢国伟 | 香港浸会大学 |
124 | 6201101026 | 新型硅基多模光子器件及应用研究 | 时尧成 | 浙江大学 | 曾汉奇 | 香港中文大学 |
125 | 6201101027 | 云协助自动运输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深度优化方法 | 刘安 | 浙江大学 | Vincent Lau | 香港科技大学 |
126 | 6201101029 | 广义分式优化:算法,分析及应用 | 梁军利 | 西北工业大学 | 苏庆祥 | 香港城市大学 |
127 | 6201101031 | 频率编码铌酸锂量子集成光学芯片 | 任希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王骋 | 香港城市大学 |
128 | 6201101032 | 自驱动类生命微型机器人建模、控制与自主作业方法研究 | 刘连庆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Li Zhang | 香港中文大学 |
129 | 6201101034 | 基于可调微流控透镜阵列的超紧凑衍射型高光谱阵列成像 | 鱼卫星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Xuming Zhang | 香港理工大学 |
130 | 6201101038 | 高通量无标记光学衍射层析显微方法及其在大脑三维成像应用的研究 | 刘旭 | 浙江大学 | 周仁杰 | 香港中文大学 |
131 | 6201101041 | 安全多方计算和编码 | 邢朝平 | 上海交通大学 | 丁存生 | 香港科技大学 |
132 | 6201101044 | 基于雷达探测的飞机尾流动态间隔技术 | 李健兵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Rhea Patricia Liem | 香港科技大学 |
133 | 6201101057 | 三维芯片堆叠互连全IMC焊点形成机理与晶粒取向控制研究 | 赵宁 | 大连理工大学 | 胡志文 | 香港城市大学 |
134 | 6201101058 | 面向汽车自动驾驶的边缘加速计算的研究 | 刘斌 | 清华大学 | 汪建平 | 香港城市大学 |
135 | 6201101064 | 关于测试安全攸关的基因组医学软件的新方法研究 | 谢晓园 | 武汉大学 | 何永基 | 香港大学 |
136 | 6201101065 | 面向边缘智能的开源6G无线接入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 赵力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宋胜辉 | 香港科技大学 |
137 | 6201101066 | 高动态异构车联网边缘智能关键技术研究 | 谢人超 | 北京邮电大学 | 黄凯斌 | 香港大学 |
138 | 6201101068 | 基于博弈论的网约车平台竞争机理分析与调控策略设计 | 张巍 | 南方科技大学 | 李森 | 香港科技大学 |
139 | 6201101069 | 轨道交通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自供电方法研究 | 杨平 | 西南交通大学 | 谢智刚 | 香港城市大学 |
140 | 6201101070 | 高速低功耗低温存算系统的研发 | 寇煦丰 | 上海科技大学 | 邵启明 | 香港科技大学 |
141 | 6201101071 | 面向三维医学影像分割的可解释深度学习方法与理论研究 | 周晓巍 | 浙江大学 | 杨灿 | 香港科技大学 |
142 | 6201101073 | 基于CT影像的胰腺癌早期诊断人工智能方法研究 | 杨欣 | 华中科技大学 | 郑光廷 | 香港科技大学 |
143 | 6201101079 | 服务质量驱动的智能软件可靠性工程方法 | 周扬帆 | 复旦大学 | 吕荣聪 | 香港中文大学 |
144 | 6201101084 | 面向IoT系统室内弱光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 | 高进伟 | 华南师范大学 | 冯宪平 | 香港大学 |
145 | 6201101085 | 分批稀疏编码协议: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网络技术 | 杨升浩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杨伟豪 | 香港中文大学 |
146 | 6201101087 | 分布式机器学习中并行训练的通信机制设计和优化研究 | 胡冰 | 浙江大学 | Kwan Lawrence Yeung | 香港大学 |
147 | 6201101090 | 面向突发事件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与量化评估研究 | 李树栋 | 广州大学 | 何岱海 | 香港理工大学 |
148 | 6201101097 | 面向B5G工业物联网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基础理论和优化设计 | 许杰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刘亮 | 香港理工大学 |
149 | 6201101100 | 深度学习数据高效利用方法研究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 卢策吾 | 上海交通大学 | 齐晓娟 | 香港大学 |
150 | 6201101101 | 面向大规模优化与学习的分布式异步计算 | 游科友 | 清华大学 | 丘立 | 香港科技大学 |
151 | 6201101105 | 第10族二维材料量子点的改性及其在可见光至中红外的非线性光学应用 | 文侨 | 深圳大学 | 曾远康 | 香港理工大学 |
152 | 6201101106 | 用于癌症早期诊断的片上光波导DNA传感器研究 | 吴杰云 | 电子科技大学 | 郑建成 | 香港城市大学 |
153 | 6201101107 | 隐私保护下的基于多站点异构数据和知识图谱融合的乳腺癌智能诊疗 | 张蕾 | 四川大学 | 窦琪 | 香港中文大学 |
154 | 6201101115 | 类人假手操作的双向神经通路重建方法研究 | 张小栋 | 西安交通大学 | 赖伟超 | 香港城市大学 |
155 | 6201101119 | 基于多样性场景理解的人物行为分析技术 | 马利庄 | 华东师范大学 | 劉永雄 | 香港城市大学 |
156 | 6201101120 | 新型延伸栅DNA阵列传感器系统快速检测贵重中药的研究 | 李昕 | 西安交通大学 | 李贻昆 | 香港科技大学 |
157 | 6201101127 | 基于超长距离光纤前向传感技术的多跨段光纤故障和链路状态主动监控系统研究 | 郭昌建 | 华南师范大学 | 刘伯涛 | 香港理工大学 |
158 | 6201101132 | 针对深度生成模型的属性隐私分析与保护增强研究 | 沈超 | 西安交通大学 | 王聪 | 香港城市大学 |
159 | 6201101135 | 下一代文献检索范式:从文章关系到领域家族图谱挖掘 | 曾安 | 北京师范大学 | 杨志豪 | 香港教育大学 |
160 | 6201101136 | 用于冠状病毒检测的即时诊断芯片研究 | Pavel Neuzil | 西北工业大学 | Levent Yobas | 香港科技大学 |
161 | 6201101144 | 机器学习中的特殊结构非凸优化问题及其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 | 石勇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陈小君 | 香港理工大学 |
162 | 6201101167 | 城市传染病的时空传播:模型、预测与防控 | 李勇 | 清华大学 | Pan Hui | 香港科技大学 |
163 | 7201101003 | 共享经济时代平台式循环供应链管理运营策略研究 | 李勇建 | 南开大学 | 蔡灿明 | 香港理工大学 |
164 | 7201101005 | 基于大/开放数据的公交引导开发(TOD)属性范式、绩效及其相互影响的测定与管理 | 张薇 | 厦门大学 | 周江评 | 香港大学 |
165 | 7201101007 |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创新绩效价值:一个考虑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角色的多方法研究 | 朱庆华 | 上海交通大学 | Kee-hung Lai | 香港理工大学 |
166 | 7201101011 | 按病种培训农村全科医生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例 | 周旭东 | 浙江大学 | 林大邦 | 香港大学 |
167 | 7201101014 | 带有学习机制、后悔度及鲁棒性的数据驱动型供应链管理研究 | 王曙明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陈植 | 香港城市大学 |
168 | 7201101016 | 实施科学研究设计中实施效果评估的关键测量技术研究 | 吴心音 | 中南大学 | 钟志豪 | 香港中文大学 |
169 | 7201101018 | 影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基因与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模型构建研究 | 万崇华 | 广东医科大学 | 黃韻婷 | 香港中文大学 |
170 | 7201101019 | 信任、社会网络和金融稳定 | 汤珂 | 清华大学 | 林晨 | 香港大学 |
171 | 7201101022 |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镇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公平与可达性耦合机理研究 | 于竞宇 | 合肥工业大学 | 梁美容 | 香港城市大学 |
172 | 7201101023 | 理解电商平台:产品定位,定价和平台的双重角色 | 郁培文 | 复旦大学 | 黎擎 | 香港科技大学 |
173 | 7201101033 | 现代医学理念下基于移动智能医疗对癌症病人术后快速康复的综合模式研究 | 郭艳 | 中山大学 | 何天虹 | 香港大学 |
174 | 7201101038 | 道地中药材质量的智能评价技术及其管理决策优化研究 | 王海燕 | 浙江工商大学 | 吴志图 | 香港理工大学 |
175 | 7201101039 | 终末期慢性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队列调查与自我管理模式下的干预及评估体系研究 | 何亚平 | 上海交通大学 | 楼玮群 | 香港大学 |
176 | 7201101041 | 盾构施工作业人员工作负荷定量评估及累积规律研究 | 郭红领 | 清华大学 | 李恒 | 香港理工大学 |
177 | 7201101043 | 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对消费者信息处理和决策行为的影响 | 易成 | 清华大学 | 蒋镇辉 | 香港大学 |
178 | 7201101045 | 组织变革与创新下的公立医院制度融合:基于深港合作的案例与实证研究 | 王俊 | 中国人民大学 | 卢宠茂 | 香港大学 |
179 | 7201101049 | 环境治理的制度性集体行动:需求、过程、能力与成效 | 朱俊明 | 清华大学 | Wanxin Li | 香港城市大学 |
180 | 8201101019 | 龋病预防新策略“特异性抗菌--矿化平衡调控”功能的牙齿亲和性抗菌肽的构建 | 李全利 | 安徽医科大学 | 王海明 | 香港大学 |
181 | 8201101069 | 转录调控因子SIX2在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转化中的分子机制与靶向研究 | 尚芝群 | 天津医科大学 | 陈良 | 香港中文大学 |
182 | 8201101071 | 雌激素受体抑制CAV1翻译促进白蛋白紫杉醇耐受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 | 王娴 | 浙江大学 | Vivian Shin | 香港大学 |
183 | 8201101076 | 尖尾芋中诱导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活性分化的新型化合物及其免疫抗肿瘤的分子机制 | 莫志贤 | 南方医科大学 | 史珏 | 香港浸会大学 |
184 | 8201101080 | RCAN1在糖尿病线粒体自稳态失衡导致的NLRP3-Asp-Caspas1炎症小体通路激活中的作用与机制 | 杨四军 | 武汉大学 | Wingchi Chan Chan | 香港理工大学 |
185 | 8201101083 | 人源化子宫内膜干细胞重建子宫内膜样组织的研究 | 张松英 | 浙江大学 | 吴鸿裕 | 香港大学 |
186 | 8201101084 |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心理状态监测以提升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生产效率与安全 | 孙煜 | 浙江大学 | 潘巍 | 香港大学 |
187 | 8201101091 |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潜能的深度开发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 | 邵常顺 | 苏州大学 | 李光申 | 香港中文大学 |
188 | 8201101092 | 中国华南城乡粉尘暴露对儿童呼吸道和过敏性哮喘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 李靖 | 广州医科大学 | 黃永堅 | 香港中文大学 |
189 | 8201101100 | 纳米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精准肿瘤消融的新系统构筑 | 范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李泉 | 香港中文大学 |
190 | 8201101102 | 光损伤模型中应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组及两款中药合剂促进皮肤再生:从实验到临床 | 马良娟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黄振国 | 香港中文大学 |
191 | 8201101105 | 基于核心家系的复发性流产遗传机制的多维度研究 | 颜军昊 | 山东大学 | 曹也 | 香港中文大学 |
192 | 8201101108 | 基于边界传输效应构建粤港大湾区大气污染健康危害的早期识别技术和评价体系—心肺疾病患者队列研究 | 董光辉 | 中山大学 | 严鸿霖 | 香港中文大学 |
193 | 8201101111 | 汉族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遗传易感性机制研究 | 张辉 | 广州医科大学 | 张彦婷 | 香港中文大学 |
194 | 8201101113 | 羰基化低致敏原在鱼虾过敏的治疗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 刘志刚 | 深圳大学 | Ka Hou Chu | 香港中文大学 |
195 | 8201101116 | 视网膜色素变性新基因的鉴定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 | 龚波 | 电子科技大学 | 陈理佳 | 香港中文大学 |
196 | 8201101118 | 铁皮石斛多糖对高糖状态下IPO13、AR介导的角膜缘干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保护性调控研究 | 王华 | 中南大学 | 陈佑祺 | 香港大学 |
197 | 8201101119 | 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介导骨再生微环境重塑及其抑制肿瘤的机制研究 | 潘浩波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吕维加 | 香港大学 |
198 | 8201101122 | 腰椎终板Modic改变骨微结构多层次重塑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双模型研究 | 赵凤东 | 浙江大学 | 钟培言 | 香港大学 |
199 | 8201101127 | 电针抗抑郁作用及其对脑内5-羟色胺功能的系统性调控:动物模型与临床试验探讨 | 徐世芬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Zhangjin Zhang | 香港大学 |
200 | 8201101130 | 岭南热带植物来源的抗多种黄病毒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 李义平 | 中山大学 | 张宏杰 | 香港浸会大学 |
201 | 8201101132 | 眼表碱烧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 | 冯云 | 北京大学 | 潘峰 | 香港理工大学 |
202 | 8201101133 | 外泌体转录组学联合ctDNA基因组学用于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研究 | 张灏 | 暨南大学 | 黄思铨 | 香港理工大学 |
203 | 8201101137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统与气道的免疫表型及内型研究 | 陈荣昌 | 南方科技大学 | 林志良 | 香港大学 |
204 | 8201101142 | IL17+γδ-T细胞在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预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郭志刚 | 南方医科大学 | 刘宇隆 | 香港大学 |
205 | 8201101144 | 基因组拓扑关联结构域破坏作为肿瘤驱动因素在膀胱癌中的研究 | 欧铜 | 深圳大学 | Wing Hon Jason Wong | 香港大学 |
206 | 8201101145 | 肿瘤来源SIA-IgG唾液酸化修饰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研究 | 邱晓彦 | 北京大学 | 张亮 | 香港城市大学 |
207 | 8201101148 | 通过阻断长链非编码RNA与HuR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骨原细胞运动能力以促进骨质疏松中的骨形成:从分子视角到转化研究 | 骞爱荣 | 西北工业大学 | 张戈 | 香港浸会大学 |
208 | 8201101149 | 电增强促进软骨组织修复再生的临床前研究 | 葛子钢 | 北京大学 | 姜洋子 | 香港中文大学 |
209 | 8201101151 | 血管衰老在骨关节炎中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 刘宝华 | 深圳大学 | Chunyi Wen | 香港理工大学 |
210 | 8201101153 | 局部治疗对肝癌病人免疫系統的调节作用及对生存影响 | 杜世锁 | 复旦大学 | 蔣子樑 | 香港大学 |
211 | 8201101157 | 通过全外显子组和CUBE-ctDNA测序技术研究导致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铂耐药的分子机制 | 杨慧娟 | 复旦大学 | 陈卫 | 香港大学 |
212 | 8201101159 | 基于“脾主黏膜”研究玉屏风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调节肠屏障与结肠水液代谢功能 | 王冰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詹华强 | 香港科技大学 |
213 | 8201101164 | 基于角膜上皮聚合物支架技术稳定角膜塑形近视矫正作用的滴眼剂研发 | 杨晓 | 中山大学 | 周迎 | 香港科技大学 |